《生态社区建设与评估导则》发布,将于10月1日起实施
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组织编制的《生态社区建设与评估导则》(标准编号:T/CSW 0001—2025)(以下简称《导则》)日前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导则》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生态社区建设迈入标准化、规范化阶段。
生态社区建设是有效推进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互相融合、共同提升的重要举措,也是生态文明建设落地见效的“最后一公里”。《导则》的出台,为持续推动低碳、宜居、清洁、宁静、和谐的生态社区建设提供了实践创新路径与规范化指导。
《导则》充分考虑当前中央关于基层减负和规范创建示范、评比表彰等要求,在编制过程中遵循了几个原则:一是理念引领。紧密围绕美丽城市和高品质生态社区建设目标,将生态文明理念和要求融入社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居民生活的全过程。二是系统全面。强化约束,注重引导,能够反映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三是科学合规。符合自然规律和社区运行规律,满足相关法律、制度、标准要求并响应国家政策。四是务实高效。注重实操,评估指标可量化、可操作,流程简洁明晰,注重经验推广。
《导则》系统提出了生态社区建设的核心指标与评估方法,涵盖规划、建设、运营及持续提升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明确生态基础设施、资源循环利用、社区参与机制等关键要素。针对城市、乡村、城镇结合部等不同类型社区,《导则》制定差异化建设标准,并建立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推动社区生态绩效可监测、可考核。同时,《导则》强调居民参与和多方协作,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协同的治理模式。
《导则》发布后,得到了相关部门及行业专家的高度评价与认可。业内专家指出,编制生态社区建设团体标准是贯彻国家倡导建设高品质生态社区的一个创新与探索,为全国各地县(区)域以下基层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一个规范化、可量化,好操作的团体标准。
专家们认为,《导则》契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特别是提倡公民参与绿色、低碳、节俭、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契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在生态社区建设方面先走一步的社会团体标准,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这样的权威行业组织发起、倡导与组织编制;契合“美丽中国建设”大方向。《导则》契合了美丽中国建设在样板打造和全民行动这两大方面的落地;契合“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大方向。关于城市高质量发展,国家提出的六大目标和七大任务都在《导则》里有对应的体现。
宁夏恒泰发展集团董事长杨文斌认为:“标准为企业参与生态社区建设提供了明确的路径与工作内容,有助于推动基层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北京市朝阳区国际绿色经济协会负责人邓继海表示,将依托国家服贸会相关论坛发布生态社区建设团体标准,促进该标准与国际绿色经济和社区建设规则对接,借鉴国外生态社区典型做法,全面推进我国高品质生态社区建设,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据悉,《导则》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组织。参编单位有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宁夏恒泰发展集团、淳安县千岛湖生态社区联合会、北京时利和生态环境有限公司、生态星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
来源:昆明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