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人民日报)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即将召开。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和解读《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
“这是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白皮书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介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理念、重要举措和进展成效,介绍中国践行多边主义、深化全球生物多样性合作的倡议行动和世界贡献。”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俊介绍。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在COP15即将召开之际,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向世界展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举措和成效,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赵英民表示。
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制定相应中长期规划和行动计划。赵英民说,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强化组织领导。同时完善生物多样性政策法规体系,颁布和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20余部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
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截至目前,中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2015年以来,中国先后启动三江源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中国打破行政区域界线,连通现有自然保护地,划定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目前,中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大家熟知的大熊猫、朱鹮、亚洲象等濒危物种种群数量都在不断增加。”赵英民说。
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500亿元,在祁连山、贺兰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在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重要流域和区域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修复,全国治理矿山修复面积约400万亩。”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张占海介绍,今年已经启动实施“十四五”期间第一批10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15个海洋生态修复工程。
在2010年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上,国际社会为了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制定了2011年至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这一目标被称为“爱知目标”。
“中国认真落实‘爱知目标’,明确各项任务和责任,目标执行取得积极成效,总体情况好于全球平均水平。20个‘爱知目标’当中,3个目标进展超越了预期,13个目标取得了关键性进展,4个目标取得阶段性成绩。”赵英民表示,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中多次提到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宝贵经验。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讨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总结过去1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实施进展和经验。
“在商定新目标战略时,应该充分地吸取‘爱知目标’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赵英民表示,既要提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雄心和信心,更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充分考虑目标的可达性、可操作性以及世界各国的发展差异,制定兼具雄心和务实的未来1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和指标,提出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
赵英民表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还应该坚持公正、透明、缔约方驱动原则,完善执行机制和保障条件,加强科学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切实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履约能力和水平,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
“中国将以白皮书发布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划体系建设,持续深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健全外来入侵物种的预警和监测体系,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抓手,推动各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落实,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赵英民说。
来源:人民日报 生态环境部